近日,我國一家藥企剛剛打贏了一場“撞臉”的官司,由于產品外包裝被仿冒品模仿在市場銷售,企業(yè)不僅銷售收入受到影響,品牌形象也大打折扣。
巧合的是,歐盟將執(zhí)行史上最嚴厲的藥品外包裝防偽新規(guī),要求藥品生產商必須在其藥品外包裝上,增加一個得到認可的獨特的識別符號以及防作弊設備,所謂識別符號系指由20個字母組成的系列號,其中包含了產品代碼,生產批文,藥品失效時間,生產國家等。這一做法旨在保障歐盟國家銷售的藥品的質量安全。
藥品包裝仿冒,不僅是涉及藥企藥品銷售問題,更關系到消費者的用藥安全。患者在選購藥品時常常誤選相似的品名和包裝,而仿冒、冒牌產品,會導制無功效或功效不明顯。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通過藥品上的條碼、電子監(jiān)管碼等來進行溯源辨別,構建從源頭到消費者完整的追溯鏈條,成熟、完善的追溯系統已必不可少。因此,激光標識技術越來越受到熱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