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玻璃表面用紫外激光打標機制作二維碼時,清晰度直接影響信息識別效率。由于玻璃屬于高硬度、高透光性材料,激光作用時易出現(xiàn)邊緣模糊、對比度不足等問題,需通過科學方法優(yōu)化打標效果。
選擇適配的激光類型是基礎。玻璃對不同波長激光的吸收差異顯著,紫外激光打標機較好的,其波長較短(通常 355nm),能在玻璃表面形成準確的微蝕效應,避免熱變形導致的二維碼線條粘連。相比之下,光纖激光(1064nm)易因熱積累產生炸裂,二氧化碳激光(10.6μm)則可能導致表面熔融過度,均不利于二維碼細節(jié)呈現(xiàn)。


紫外激光打標機參數(shù)調試需兼顧線條精度與對比度。二維碼的黑白模塊依賴激光作用強度形成差異,建議將功率控制在 15%-30%,頻率設定為 20-50kHz,通過多次低能量掃描替代單次高能量沖擊,減少玻璃表面的崩邊現(xiàn)象。速度方面,以 300-500mm/s 為宜,過慢易造成熱堆積,過快則線條不連續(xù)。同時,需根據玻璃厚度微調焦距,確保激光焦點準確落在表面 0.1-0.3mm 深度,形成清晰的凹陷式標記。
預處理與后處理可進一步提升效果。紫外激光機打標前用無水乙醇清潔玻璃表面,去除油污和雜質,避免激光反射不均勻;若玻璃表面有鍍膜,需先通過低功率激光去除鍍膜層,再進行二維碼打標,防止鍍膜干擾激光能量吸收。打標后若邊緣有細微碎屑,可用軟布蘸取異丙醇輕輕擦拭,既不損傷標記,又能增強模塊間的對比度。

此外,使用紫外激光打標機,二維碼圖案設計也需適配玻璃特性。建議將二維碼版本控制在 4-6 版(29×29 至 41×41 模塊),模塊尺寸不小于 0.15mm,同時增加 2-3mm 的白色邊框,減少玻璃背景反光對識別的影響。通過以上方法,可使玻璃上的激光二維碼達到 ISO/IEC 15415 標準中的 A 等級,確保在各種光照條件下都能被快速識別。